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吳陳 繆曉娟 葉建平)部分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11日對谷歌公司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的發言發表評論,指出中國政府依法對互聯網進行監管,依法打擊網絡色情以及其他違法信息內容,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和世貿組織相關規定。任何跨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都應遵守中國的法律。
據報道,谷歌公司副總裁黃安娜當地時間10日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聽證會上聲稱,谷歌將停止在中國的自律性內容審查,甚至不惜“關閉谷歌中國網站并退出中國”。她還指責中國網絡管理違背世貿組織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大學法學院院長陳忠林對新華社記者說,“無論哪個國家的公司都必須遵守所在國的各項法律法規。”每個國家都有權對互聯網內容進行審查,以維護國家和公民的利益。
陳忠林認為,谷歌作為搜索引擎,應該對搜索結果中的內容負責,“從法律的角度上講,造謠的人有責任,傳播謠言的人也有責任。”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遂寧市市長胡昌升說,網絡雖然是一個虛擬的空間,但如果不加強對網絡空間管理,讓一些不良的信息肆意傳播,將破壞社會穩定,將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取向引入歧途。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大學副校長蘇蓉說,近年來,網絡上大量出現傳播謠言、發布淫穢色情信息和虛假信息等行為,在社會上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中國政府為構建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加強網絡監管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中國近期治理網絡不良信息的工作,對境外和國內的公司都是一視同仁的。如果谷歌違反了中國相關的法律、法規而可以不接受相關處理,那么中國的法律將從此失去公平和公正。因此,不能特別、單獨地去對待谷歌事件。”
黃安娜還聲稱,過去幾年已有25個外國政府對該公司的服務設置障礙,她敦促國會議員向其他國家施壓以使這些國家停止網絡內容審查。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表示,谷歌這一說法恰恰證明了很多國家都在行使網絡監管權,贊同政府有責任對本國網絡內容進行合法與必要的審查。
他說,中國政府出于公共利益考慮,網絡監管向來對所有國內外公司都一視同仁,沒有針對谷歌或者任何一家其他外國公司,而谷歌是否退出中國市場對中國“沒什么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鼎立律師事務所律師施杰說,谷歌公司近來在歐洲也是是非不斷,先是3家網站向歐盟委員會提起反壟斷投訴,后有意大利米蘭一家法庭判處該公司3名現任和前任高管違反涉及隱私權的相關法律,法國和德國等國也對谷歌展開不公平競爭調查,其中發生在意大利的案子就是直接針對搜索結果中的不當內容的。
關于美國方面聲稱正在研究是否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中國的網絡審查措施,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志海指出,中國依照本國法律對谷歌實施的管理措施符合中國的WTO承諾。
他說,“網絡審查屬于WTO賦予每個成員管理的權利。根據WTO規則,成員政府有依法監管的權利,包括審查互聯網網站內容。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像網絡內容審查等對所有服務提供者普遍適用的措施,只要是合理、客觀和公正的,就可以實施。”
“中國政府對內外資互聯網企業的監管是一視同仁的,不存在違反國民待遇問題。”鄭志海說,“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管理不是出于限制貿易的目的,而是為了致力于網絡環境的健康和諧,保護未成年人,禁止有人利用互聯網做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事情。如果利用WTO貿易的規則來挑戰中國對互聯網的管理,顯然是搞錯了方向,也是站不住腳的。”